您好,欢迎访问裕亨互联网医院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400-1918118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中医科普

新闻资讯

弘扬中医文化、打造国民健康
日常饮食对血脂血压的影响有多大?
发布时间:2024-07-16  阅读:282次

饮食与心血管风险关联对照表

我将先提炼研究核心结论,再按研究背景、关键发现、核心启示的逻辑梳理内容,让研究结果更清晰易懂。

一、研究核心结论

日常饮食中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的摄入,会通过影响血脂指标(如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)和血压,进而关联心血管疾病风险;其中,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是评估心血管脂代谢风险的最全面指标

 

 

二、研究背景

1. 研究名称PURE 研究。

2. 参与范围:覆盖北美、南美、欧洲、非洲、亚洲共 18 个国家,纳入 125287 名参与者。

3. 研究方法:通过标准调查问卷记录参与者饮食,重点评估总脂肪、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、多不饱和脂肪酸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膳食胆固醇 7 类营养元素。

4. 研究周期:持续 10 年,追踪营养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。

 

 

三、关键研究发现

1. 不同营养素对血脂指标的影响

 

营养素类别

对血脂指标的具体影响

总脂肪及各类脂肪(饱和、单不饱和、多不饱和)

总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脂蛋白 A1 水平较高;但甘油三酯、胆固醇 /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甘油三酯 /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较低

碳水化合物

总胆固醇、脂蛋白 B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脂蛋白 A1 水平较低;但甘油三酯、胆固醇 /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甘油三酯 /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较高

2. 不同营养素对血压的影响

• 总脂肪、饱和脂肪酸、碳水化合物摄入高的参与者,血压水平较高。

• 蛋白质摄入量高的参与者,血压水平较低。

3. 营养素替换对指标的影响

• 用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:会导致严重血脂异常。

• 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:可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异常,但会加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。

4. 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关联指标

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,仅通过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反映,与其他脂代谢指标无关。

 

 

四、核心启示

1. 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,或用碳水化合物代替饱和脂肪酸,可能引发血脂代谢异常,并非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最优选择。

2. 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,需权衡利弊 —— 虽能改善部分风险指标,但可能加重另一部分指标异常。

3. 评估心血管脂代谢风险时,应优先关注脂蛋白 B / 脂蛋白 A1 比例,其比单一血脂指标更具参考价值。

上一篇中医针刺针灸
下一篇:没有了!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400-1918118

17882049125

微信咨询
微信二维码
返回顶部
×微信二维码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wxid_j53rwceag7o422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